顯示具有 HTC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HTC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工作滿三年心得2009/8/24~2012/8/23@台灣(ASUS&HTC)&韓國(SAMSUNG)

P5123800
三年了~不是太長的經驗,不過卻已經換了三家公司,也從台灣換到韓國來了...
<~大家七夕情人節快樂~>

從HTC one X vs Samsung Galaxy S3看手機將來發展(補One S事件@5/31)

*礙於科技機密...沒法明確寫出Samsung新手機的SPEC等的細節.

不過眾SmartPhone maker近來的新機器,實在感覺漸漸的缺了新意.
Android機器的開發也是,感覺到boundry在即...不過不影響手機業中短期內的持續成長空間!

HTC One 系列這次的release看似突然的在HW spec上有了大幅的進步,其實不然.
用了一直沒在手機chip上發展得很好的Nvidia的Quadcore Tegra3,拿掉SD跟電池.
另外用了Qualcomm 8960的one XL看來是LTE市場的主要機種,不過同樣缺了SD&電池.
機器也沒因此變得又薄又輕,犧牲掉的跟增進的部分可以感覺到瓶頸浮現.

Samsung Galaxy S & Galaxy S II在市場上銷售成果,除了Iphone外創下不錯的紀錄.
也因此這幾個月來S3的 rumor不斷,市場的期待與關注也不亞於iphone發表

有幸在找第一份工作時候挑到了Android smartphone,也才能在這兩年內深深參與了這短期內
飛快發展的智慧手機產業,一路從ASUS,HTC,到現在的Samsung,著實感覺自己好幸運,
可以在這現階段最火燙的產業裡學習...

在這Samsung就快要發表新手機的前夕,突然想到了接下來該何去何從好?
從feature phone跳到smartphone的user持續增加,smartphone佔手機市場的比例持續增加,
Samsung, Apple等手機廠這兩三年內成長勢必持續.
大概也都還有好多年的好營收好淨利~待在手機廠應該可以穩穩的開心賺錢^^

但是對chip廠或系統廠的RD來說,解決的bug似乎一天比一天空虛無聊.
接下來,怎麼讓storage容量更大速度更快,eMMC, SD, NAND, 甚至是可能會接棒的UFS.
怎麼讓相機更強,又要不讓機器變厚變重,如果這十分容易,那現在DSLR應該不會這麼大台.
怎麼讓手機更人性化,如果人的手指沒法一夕之間變小隻變細,螢幕是沒法縮小的了.
但是變大這本來就有違科技發展,因為像是件反而容易做的事~
只能讓機器更是著聽懂人類的話跟人類互動,不過這發展了可能有近20年也不見什麼大突破.
連語音輸入法都還沒能很厲害的情況下,都沒法辨識精確的情況下,先別提機器要能"回應".
電池一點一點的發展,CHIP卻很快很快的變多核變高頻,storage變大,RAM變大,兩者互相制衡.
充電技術也還沒能大幅的從有線跳脫到遠距離的無線或是其他更便利的方式.
感覺一切都碰到瓶頸,手機大概就這麼停在S II或是S3的時代,龜速前進吧~

究竟,繼手機之後下一個要火紅或是大舉進入人類生活的科技產品會是什麼呢~?
似乎應該趕緊找到看法,盡早卡位了!!!

************************* 近期火紅的HTC one S事件 ****************************

到韓國來發現Samsung跟台灣用的Qualcomm Chip常會稍稍不太一樣...
像8260是搭3G MODEM,HTC主要用這顆~
samsung這用比較多的是8060,這顆是沒有MODEM的~
平板用手機也用,如果出有LTE的市場,就加個Qualcomm支援LTE的MODEM~

很明確的...8260,8060之類的機器比起8960的確是舊一代了~
8260A,這玩意一直到padphone才聽過...samsung似乎沒有案子用這顆~
8260A像是為了3G市場特別開出來的,他跟8960的AP應該是相同的~只是MODEM換了~

naming稍稍不是太合理,8260A跟8260感覺差異大了些...
由於Qualcomm沒拿coretex A9做四核~直接拼8960 coretex A15做雙核,感覺跳了一階~
所以拿8260賣貴貴的話...是真的不這麼理想...

OneX的4核在時間上看來就是8260跟8960(8260A)這兩代之間的產品~
OneXL,出AT&T的是用8960~
Samsung S3跟oneX類似~有4核,也有8960

目前HTC這個one S最大的爭議主要是兩個...
i. 國外用了S4,怎麼台灣換了S3,(看來內部應該是兩個不同的案子無誤~不是突然改的~)
ii. 這個定價稍稍不合理了...除非一開賣就是17900定價,14900售價之類的~

大部分一樣名字的機器,再不同市場用不同的chip主要會是LTE,3G的差異~
或是特定carrier有特別需求~像是US,或是Japan,Korean的差異有時候會大點~
one S名字不變,8260A換8260,理由不太理解.台灣電信商要求的嗎??? 怎麼不乾脆別用One S這名
*猜想是用了one S這名字,這機器的獲利可以稍稍拉高些~

****************** 趁這次回台灣,把玩到了HTC One X ****************************

一握起來,就已經分出勝負了...
One X的背蓋左右兩側,比起營幕左右兩次要凸出些,也沒有圓滑點處理...
手一握,就有種因為手指握感不適的feel....這跟當初一握到S3時候的感覺差異太懸殊...

雖然螢幕大不少,但握著S3,感覺不比握著S2要大多少,
OneX因為左右兩側的背後凸起,感覺不太一樣!

另外,OneX 99連拍看來雞肋...最佳畫面只挑一張....拍到99機率幾乎0,自己從中選也是太便利...
是不是還有其他特點沒試到這幾天找找,然後再去店內把玩把玩展示機~

不過目前看來S3應該還是樂勝..

就在今天,工作滿兩年了,下一個兩年會是怎麼樣的呢?

2009/8/24進ASUS Android BSP Team,開始了工作的生涯,很慶幸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是在ASUS,學到很多,也奠定了很多Android kernel及相關知識的基礎. 也因此,在開始談下一份工作的時候,得到了不錯的機會. 認識了很多好同事,希望能持續保持聯繫.

2011/4/22離開華碩,主要是因為工作上趨於平淡少些精采的點了. 然後是因為有了感覺多些精采的機會.但仍深深感覺這是個安穩可以長久待的地方.

2011/5/2進HTC Software Architechture Team,這是中繼站,談過之後可以了解需要的是即戰力,因此雖然時間短,但是工作上應該不致乏味. 在這裡,大概有6-7成的日子過的充實,也接觸了些在ASUS時候沒接觸到的Android的知識. 由於時間短,加上有下一個階段的目標要去,所以並沒有在這邊拓展太多人際關係. 不過還是有些不錯的同事,希望也能有機會持續聯絡.

2011/7/7離開HTC,時程上稍稍提早了些,主因是由於明確的告知了下一站要到韓國去,所以礙於競爭,希望我能盡早離開公司,減少可能的Risk. 選擇離開並不是HTC這工作變的乏味,工作本身還是存在些挑戰性的!至於HTC是不是也適合長久安穩的待著,由於待的時間不夠久,部門還持續擴張+微調持續,沒法很清楚的感受到.

2011/8/1加入Samsung Mobile Communication Business, System Software Team. 比起一剛開始在HTC的時候要多些空閒,除了語言之外,就是部門文化使然,Job loading是不是會漸漸的高起來,得慢慢觀察,目前情況很安逸,一切時間都可以自己好好妥當的安排,沒有太密集的Task持續湧上來.

2011/8/23滿兩年了,公司換了幾家,中途沒工作的時間也過了不少,工作的內容有些重疊也很多不同的領域,兩年下來,雖然不少時候一天工作時間就這麼30分鐘,或是1小時,少數幾次工作的比較忙,比較晚,但是還是持續很盡力的別讓日子就這麼浪費掉了. 所以兩年下來還是學到很多,有很多不同的故事,明天就是新的開始,it's a whole new ball game. 得努力讓下一個兩年也像前兩年一樣精彩,寫更多故事!